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0:57:08  浏览:82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评价〔2003〕72号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企业:

  为了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工作,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我们制定了《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映工作中有关情况和问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三年九月十三日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工作,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以前年度的经营潜亏及资金挂账等。

  第三条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本规则规定进行核实和认定。

  第四条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各项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依据有关会计科目,按照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待摊费用挂账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其他资产损失等分类分项进行。

  第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进行审核和认定工作。

  第二章资产损失认定的证据

  第六条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提供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七条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五)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八)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第八条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第九条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本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一)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五)企业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第十条对作为资产损失的所有证据,企业都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级审核,认真把关;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做好相关证据的复核、甄别工作,逐项予以核实和确认。

  第三章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

  第十一条为保证企业资产状况的真实性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已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转让价值、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账面无效资产,凡事实确凿、证明充分的,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定为损失,经批准后可予以财务核销。

  第十二条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

  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企业应当逐项作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第十三条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虽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明,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或者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明的有关资产损失,应当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后出具鉴证意见书。

  第十四条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等损失,应当认真加强管理,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十五条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损失,应当分类排队,进行认真清理,对有利用价值或者能收回残值的,应当积极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第十六条企业清查出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引起的资产不实,不属于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应当由企业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出相关意见后自行处理。

  第十七条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互相往来款项、投资和关联交易,债务人核销债务要与债权人核销债权同等金额、同时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第四章货币资金损失的认定

  第十八条货币资金损失是指企业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和各类金融机构存款发生的有关损失。

  第十九条企业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将现金短缺数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数额,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一)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二)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三)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应当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第二十条企业清查出的存款中金融机构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依据财产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及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要逐笔查明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的形成原因,确认与收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核实情况分清责任。对不能收回款项,比照本规则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五章坏账损失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坏账损失是指企业不能收回的各项应收款项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发生坏账造成的损失。

  第二十二条对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坏账,企业应当逐项分析形成原因,对有合法证据证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分别不同情况,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三条债务单位已被宣告破产、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者被政府责令关闭等,造成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二)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

  (三)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

  对上述情形中已经清算的,应当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实际清偿部分后,对不能收回的款项,认定为损失。

  对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四条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应收款项,在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后,确定其遗产不足清偿部分或无法找到承债人追偿债务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五条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六条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债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依据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七条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八条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在最近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二十九条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不能收回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条对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二级及以下企业应有上级母公司的核准文件)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资金的证明,其折扣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六章存货损失的认定

  第三十一条存货损失是指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盈、盘亏、变质、毁损、报废、淘汰、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以及存货成本的高留低转资金挂账等。

  第三十二条对盘盈和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存货盘点表;

  (二)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三)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

  1.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情况说明;

  2.盘盈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者其他确定依据);

  3.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

  4.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三十三条对报废、毁损的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小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二)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四)其他应当提供的材料:

  1.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

  2.残值情况说明;

  3.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三十四条对被盗的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以下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第三十五条对已削价、折价处理的存货,由企业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依据有关会计凭证将原账面价值与已收回价值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六条对清查出的存货成本高留低转部分,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七章待摊费用挂账损失的认定

  第三十七条企业清查出的已经失去摊销意义的费用项目,由企业作出相关事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八条企业清查出的长期应摊未摊费用,由企业作出难以自行消化的未摊销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三十九条企业清查出的有关应提未提费用,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条企业清查出的以前年度由于国家外汇汇率政策调整引起的汇兑损失挂账,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第八章投资损失的认定

  第四十一条投资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良股权或者债权投资造成的损失,包括长期投资损失和短期投资损失。对清查出的不良投资,企业要逐项进行原因分析,对有合法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二条被投资单位已破产、清算、被撤销、关闭或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等,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法院的破产公告或者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二)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文件;

  (三)政府部门的有关行政决定文件;

  对已经清算的,扣除清算财产清偿后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经过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被投资单位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三条对企业有关参股投资项目金额较小,确认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连续经营亏损3年以上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第四十四条企业经营期货、证券、外汇等短期投资未进行交割或清理的,不能认定为损失。

  第九章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

  第四十五条固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发生的盘盈、盘亏、淘汰、毁损、报废、丢失、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

  第四十六条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固定资产盘盈入账。

  (一)固定资产盘点表;

  (二)使用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说明材料;

  (三)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四)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固定资产的盘盈,企业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应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估价,出具估价报告。

  第四十七条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固定资产盘点表;

  (二)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企业要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四)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第四十八条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二)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应当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证明;

  (三)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的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四)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五)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第四十九条对被盗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的赔偿和保险理赔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第十章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的认定

  第五十条在建工程损失和工程物资损失是指企业已经发生的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者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

  第五十一条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国家明令停建项目的文件;

  (二)规划等有关政府部门出具的工程停建、拆除通知文件;

  (三)企业对报废、废弃的在建工程项目出具的鉴定意见和原因说明及核批文件;单项数额较大的在建工程报废,应当有行业专家参与的技术鉴定意见;

  (四)工程项目实际投入的价值确定依据。

  第五十二条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及责任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一)有关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证明;

  (二)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三)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核准文件。

  第五十三条工程物资发生损失的,比照本规则存货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十一章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损失的认定

  第五十四条无形资产损失是指某项无形资产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不能给企业再带来经济利益,而使该无形资产成为无效资产,其账面尚未摊销的余额,形成无形资产损失。

  第五十五条企业清查出的无形资产损失,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或者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认定为损失。

  第五十六条企业或有负债(包括担保、抵押、委托贷款等行为造成的损失)成为事实负债后,对无法追回的债权,分别按有关资产损失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一)对外提供担保损失。被担保人由于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企业承担了担保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比照本规则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二)抵押损失。由于企业没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价值与拍卖或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认定为损失。

  (三)委托贷款损失。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对贷款单位不能按期偿还的,比照本规则投资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第五十七条国家特准储备物资发生损失的,按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另行报批。

  第十二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企业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清产核资工作档案,清产核资各种工作底稿、各项资产损失认定证明和会计基础材料,应分类装订成册,按规定期限保存。

  第五十九条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化学工业部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化工部


关于印发《化学工业部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1995年10月23日,化工部

部机关各司局:
现将《化学工业部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单位要对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一次保密调查,并按附表要求将调查结果于11月30日前报部保密委员会和人事教育司。

化学工业部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强部机关保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特制定化工部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
一、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增强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工作。对违纪人员,必须严肃执纪,视情节轻重,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触犯国爱法律人员,要依法惩处;对保守国家秘密有突出贡献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二、部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准私自受聘到“三资”企业工作(含兼职),凡已在“三资”企业工作(含兼职)的,必须立即中止其工作(含兼职)。
三、不得使用无保密保障措施的电讯通信设备,传输党和国家的秘密文件以及化工生产、科研、技术等方面的秘密资料,不得擅自复制或销毁秘密文件、资料;对各种秘密文件要加强保密工作,不得借给无关人员阅看或对外泄漏。机关文书应当妥善保管,按照规定的要求定期检查、装订和存档。
四、加强对在机关要害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的选配,要按照政治业务素质的要求,严格把关,并要经常对其进行保守国家秘密的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五、调离或离退休的部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手续前,必须严格办理工作资料交接手续,对涉及技术、经济情况和其他密级文件、资料,均不得带到其他单位或存放在个人手中。
六、对接触、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在脱离原岗位三年内,不准到外企工作;对这些工作人员在办理调离、辞职手续时,要在人事档案中注明其涉密身份和销密期限,有特殊要求还应就明;离退休或停薪留职人员受聘到外企工作,须经原单位同意;经批准受聘到外企工作人员,应与原单位签定保密协议,明确其义务。上述人员均不得到与原从事的业务工作关系密切的外企工作。
七、对不符合规定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的人员,其原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应出面找本人谈话,讲清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要求他们辞去所任职务。经组织做工作,仍坚持公开或秘密在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八、对已经调出部机关到外企工作的人员,不得让其参加我部内部的学术活动,不得私自向其提供有关化工行业尚未公布的产业政策及工作内容,不得让其接触国家秘密及内部资料,不得让其利用原工作关系为外企服务。
九、部机关出国人员不准私自携带秘密文件、图纸、资料及其他对外需要保密的物品。因工作需要必须携带时,须经组织审查批准,并严格按外事部门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十、加强对出国人员的政治审查工作,把好派出人员政审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全面考察出国人员的政治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包括其道德品质,特别要注意平时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政审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单位,基层单位要增强责任感,严格把关。
十一、凡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使国家权益和集体利益受到损害的责任人员,要依照《保密法》和其它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二、港、澳、台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聘用我部职工也应按上述要求办理。
十三、今后进行公务员年度考核时,要把保密工作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十四、部直属单位参照执行本规定
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聘用人员调查表
┏━━━━┯━━━┯━━━━━━━┯━━━━━━┯━━━━━┯━━━━━━┓
┃ 单 位 │姓 名│ 外企机构名称 │受聘外企时间│ 涉密级别│单位处理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扩大试点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关于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扩大试点的通知

1979年8月28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辽宁省、山东省、湖北省、山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广东省等省、市医药管理局:
为了保护医药生产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健康,1976年5月经国家计委同意,石化部和国家劳动总局以〔76〕油化财劳字第631号〔76〕劳计字第59号联合通知,选择了18个企业(医药3个),在有毒有害作业工种中,实行了定期轮流脱离接触的试点。
两年多来的试点证明,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脱离接触毒物一段时间后,对他们恢复健康确有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经与国家劳动总局商定,今年再选择一些企业扩大试点范围。现将《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试行办法(草案)》(附件一)和审定的《扩大试点企业名单、试点产品表》(附件二)《试点产品工种范围及有毒作业分类表》(附件三)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试点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79)100号文《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报告》的要求,发动群众,订出治理规划。使企业的防毒工作及有毒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在三、五年内有很大的改进,各省、市医药管理局要定期检查落实治理规划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企业要每年总结试点工作和治理的情况。
二、改进有毒有害作业劳动制度的试点工作,要和整顿劳动组织,搞好定员定额,内部挖掘劳动潜力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改进劳动制度时不增人或少增人,要保证劳动生产率计划的完成。定员定额工作没有搞好或因缺少原材料或动力等原因,生产不正常或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暂不要试行。
三、扩大试点所需增加的劳动指标,由国家劳动总局带帽专项下达。该项劳动指标,必须专项使用,不能挪作他用。
四、各试点企业应严格执行《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试行办法(草案)》。为观察各种改进劳动制度的实际效果,试点采用的形式虽不要求统一,但不能任意增加脱离时间或减少接触时间。为使定期轮流脱离有毒作业能够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轮流脱离的人员应尽可能做到整班组的下来。不能整班组的轮流脱离时,也必须保证每个工人均能按规定的时间长短与间隔,轮流得到脱离。并应切实做好脱离后的安排,要加强管理,防止放任自流。
五、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是医药工业劳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试点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希望各地区医药主管部门和试点企业党委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工业卫生和各项组织工作,定期检查总结试点情况并请及时报我总局和中国医药工业公司。
附件1:《改进医药有毒有害作业工种劳动制度试行办法(草案)》(略)
附件2:《扩大试点企业名单、试点产品表》
附件3:《试点产品工种范围及有毒作业分类表》
附件2:扩大试点企业名单、试点产品表
------------------------------------------------------------------------------------------------------------
省、市|试点单位名称| 试 点 产 品
------|------------|--------------------------------------------------------------------------------------
合计 | |
| |
北京市| |
|北京制药厂 |18—甲基炔诺酮
| |
|北京第二制药|磺胺甲氧嗪,VB6,酚酞,4—甲基嘧啶,水合肼,异烟肼,三氯氧磷,烟酸,乙酰丙酮,烟酰
|厂 |胺乙晴
| |
辽宁省| |
|东北制药总厂|利福平、活性炭、氯磺酸、四氢呋喃、丙炔醇、皮质激素、除草胺、乙胺丁醇、盐酸硫胺、胺
| |苯磺胺、丁炔二醇
| |
|东北第六制药|
|厂 |非那西丁、芬那露、抗菌增效剂、新诺明、吡唑酮、安乃近、氨基比林
湖北省| |
|武汉制药厂 |氯霉素,硝基乙唑,吡唑酮,安乃近
| |
|湖北制药厂 |非那西丁
| |
上海市| |
|上海第九制药|
|厂 |性激素、孕激素、皮质激素、铅管
|上海第十二制|
|药厂 |抗癌药、性激素、皮质激素
| |
天津市| |
|天津市红旗制|
|药厂 |甲基睾丸素、黄体酮、纯睾丸素
| |
广东省| |
|广州第一制药|
|厂 |抗菌增效剂、新诺明、乙酰丙酮、VB6、磺胺嘧啶、氨苯磺胺
| |
山西省| |
|太原制药厂 |合霉素、磺胺甲氧嗪、抗菌增效剂
| |
山东省| |
|山东新华制药|巴比妥、米妥儿、咖啡因、硫酸二甲酯、氨茶碱、水扬酸、阿斯匹林、双乙烯酮、吡唑酮、氨
|厂 |基比林、安乃近、抗菌增效剂
浙江省|抗州第一制药|
|厂 |红汞、阿托品、654—2
四川省|西南合成制药|
|厂 |氯霉素、抗菌增效剂
|西南第二制药|
|厂 |氯奎、伯奎
------------------------------------------------------------------------------------------------------------
附件3:试点产品工种范围及有毒作业分类表
--------------------------------------------------------------------------------------------------------
序号| 产 品 名 称 |生产方法| |有害作业分类 |
| | | 试行劳动制度改革的作业范围 |--------------|备注
| | | |第一类|第二类|
----|------------------|--------|----------------------------------------------|------|------|----
1 |活性炭 | 活 化|轧炭、活化、焙烧、洗炭及吸附炭制造 | | √ |
----|------------------|--------|----------------------------------------------|------|------|----
2 |利福平 |半合成 |氧化、提取、侧链合成、缩合、成品 | √ | |
----|------------------|--------|----------------------------------------------|------|------|----
3 |四氢呋喃 |化学合成|从水解到成品 | | √ |
----|------------------|--------|----------------------------------------------|------|------|----
4 |氯磺胺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5 |丙炔醇 |化学合成|电石粉碎、乙炔发生、丙炔醇反应、分馏、触媒 | √ | |
| | |制造 | | |
----|------------------|--------|----------------------------------------------|------|------|----
6 |皮质激素 |化学合成|从双烯到成品 | | √ |
----|------------------|--------|----------------------------------------------|------|------|----
7 |除草胺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8 |盐酸硫胺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9 |乙胺丁醇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0|氨苯磺胺 |化学合成|磺化 | | √ |
----|------------------|--------|----------------------------------------------|------|------|----
11|丁炔二醇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2|非那西丁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3|芬那露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
14|抗菌增效剂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5|新诺明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6|吡唑酮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7|安乃近、氨基比林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18|磺胺甲氧嗪 |化学合成|环合、氯化、缩合、甲氧化、中和 | | √ |
----|------------------|--------|----------------------------------------------|------|------|----
19|维生素B6 |化学合成|酯化、甲氧化、环化、硝化、氯化、重氮化、氢化、| | √ |
| | |水解 | | |
----|------------------|--------|----------------------------------------------|------|------|----
20|酚酞 |化学合成|缩合 | | √ |
----|------------------|--------|----------------------------------------------|------|------|----
21|4—甲基吡啶、乙晴|化学合成|合成、分馏 | | √ |
----|------------------|--------|----------------------------------------------|------|------|----
22|水合肼 |化学合成|氧化、蒸馏 | | √ |
--------------------------------------------------------------------------------------------------------
(续)
--------------------------------------------------------------------------------------------------------
序号| 产 品 名 称 |生产方法| |有害作业分类 |
| | | 试行劳动制度改革的作业范围 |--------------|备注
| | | |第一类|第二类|
----|------------------|--------|----------------------------------------------|------|------|----
23|异烟肼 |化学合成|氧化、中和、缩合、过滤 | | √ |
----|------------------|--------|----------------------------------------------|------|------|----
24|三氯氧磷 |化学合成|氧化 | | √ |
----|------------------|--------|----------------------------------------------|------|------|----
25|烟酸、烟酰胺 |化学合成|氧化、中和、过滤 | | √ |
----|------------------|--------|----------------------------------------------|------|------|----
26|乙酰丙酮 |化学合成|裂化、转化 | | √ |
----|------------------|--------|----------------------------------------------|------|------|----
27|磺胺嘧啶 |化学合成|加成、缩合、甲醇钠 | | √ |
----|------------------|--------|----------------------------------------------|------|------|----
28|合霉素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29|性激素 |化学合成|合成性激素制造 | √ | |
----|------------------|--------|----------------------------------------------|------|------|----
30|硝基乙唑 |化学合成|合环、脱氢、硝化、羟乙基化 | | √ |
----|------------------|--------|----------------------------------------------|------|------|----
31|红汞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2|阿托品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3|巴比妥 |化学合成|氰化、水解、乙基化、酯化、环合 | | √ |
----|------------------|--------|----------------------------------------------|------|------|----
34|米妥儿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5|咖啡因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6|硫酸二甲酯 |化学合成|三氧化硫制造、酯化、蒸馏 | √ | |
--------------------------------------------------------------------------------------------------------
--------------------------------------------------------------------------------------------------------
37|氨茶碱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8|水扬酸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39|阿斯匹林 |化学合成|乙酰化、水扬酸制造、成品 | | √ |
----|------------------|--------|----------------------------------------------|------|------|----
40|抗癌药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41|磺胺二甲基嘧啶 |化学合成|裂化、分馏 | | √ |
----|------------------|--------|----------------------------------------------|------|------|----
42|18—甲基炔诺酮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43|双乙烯酮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44|软管 |制剂 |化铝、轧铝 | √ | |
--------------------------------------------------------------------------------------------------------
(续)
--------------------------------------------------------------------------------------------------------
序号| | | |有害作业分类 |
| 产品名称 |生产方法|试行劳动制度改革的作业范围 |--------------|备注
| | | |第一类|第二类|
----|------------------|--------|----------------------------------------------|------|------|----
45|氯奎 |化学合成|氯化 | | √ |
----|------------------|--------|----------------------------------------------|------|------|----
46|伯奎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47|乙胺嘧啶 |化学合成|全产品 | | √ |
--------------------------------------------------------------------------------------------------------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